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隨意迎風行

昨晚睡前忽然有靈感, 新作了一首五言古詩 (二、四句押韻即可, 簡單明快), 差點要爬起來寫。但為了省兩佰元只好努力默念至入睡, 祈禱今早醒來仍能記得。正所謂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沒想到健忘如我, 一早醒來昨日的詩句仍能歷歷在目 (才過一天就算「歷歷在目」啊......)。

尋路

餘暉落樹梢,
靜聽細雪融。
谷中無人徑,
隨意迎風行。

從去北海道的照片裡找了一張最符合這首意境的照片, 感謝高雄陳車先生提供。

From Pics for Blog

一開始只是想寫出「隨意迎風行」而已, 這念頭擺在心裡一兩年有了, 最近才重想起來。但它的上一句怎麼都出不來, 最後的版本是「緲緲天地間, 隨意迎風行」, 嗯......., 還挺土的。昨晚我想像自己走在林間, 想著「月光」、「夕陽」、「樹梢」、「積雪」、「落葉」、「細流」, 腦裡慢慢有了畫面, 而想出:

餘暈落樹梢,
落葉隨波流。

由於「落」字重覆和第二句押韻的問題, 得想別的句子。我對第四句很滿意, 不太想換掉「行」, 就順著ㄥ韻聯想, 發覺「融」字不錯。於是想到去年中國東北大雪時看到的一些照片, 而有了樹上積雪的景象。說來無奈, 明明自己有親身到北海道看雪, 想到的卻是網路上的照片。雖說現場看雪別有風味, 卻沒網路上的照片壯觀。

接著的難題是, 要用「靜觀細雪融」還是「靜聽細雪融」。雖然「觀」比較合理, 我偏好用「聽」比較有味道, 也才能和「靜」搭出意境。寫詩沒人在管邏輯的啦。

接著回來面對遲遲寫不出來的第三句。原本希望能表達出道路分岐, 不知何去何從的心境。但很難在五字內傳達出這樣的迷惘。更何況前兩句也挺歡樂的, 沒有營造出苦悶掙扎的氣氛。轉念一想, 這首詩的形貌大抵成形了, 第三句就隨便填填吧。於是很順地跑出「山中無人跡」, 再稍加修改, 形成最後的「谷中無人徑」。雖然沒有鬱悶的感覺, 多少有尋路的味道啦。

最後附上不知那年寫的未完成版本:
夜宿龍山寺,
靜聽川息聲。
緲緲天地間,
隨意迎風行。

我沒去過龍山寺, 當時也不知道在那裡, 只是隨便想個聽起來比較有氣勢的寺廟名。沒想到最近《艋舺》大紅, 挺有趣的巧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